-
【2022年长沙招商】湖南省发改委十原则规范项目资金管理
湖南省发改委十原则规范项目资金管理 一、背景介绍:筑牢资金管理防线 为规范中央预算内投资、专项债券等资金分配,湖南省发改委出台《委内规范项目资金分配十原则》,针对资金决策、分配、安排等环节,建立 “优流程、防风险、提质效” 的管理体系,与此前出台的 “五举措” 形成内外闭环,构建投资管理 “四梁八柱”。 (一)核心目标 通过十原则实施,实现项目资金分配 “三个确保”:确保流程规范、确保风险可控、确保效益最大化,防范廉政风险,提升资金使用效率,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见效。 (二)原则框架 十原则分为三大类:流程优化类(双岗负责、三会把关)、风险防控类(合规审核、均衡分配)、质量提升类(“非储不报”、政府决策、“三证一书”、现场视频),覆盖项目储备、审核、实施全链条。 二、原则解析:全链条管理细则 (一)流程优化:权责清晰分工明确 双岗负责:业务处室申报审核实行 “处内双把关”,经办人初审、处室负责人复审,避免单一岗位风险,2022 年处室内部审核通过率提升至 90%。 三会把关:处务会、委主任办公会、委党组会 “三会” 梯次审议,重大项目资金分配须经党组会集体决策,2022 年召开专题会议 30 次,审议项目 120 个。 (二)风险防控:制度约束阳光操作 合规审核: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资金评审,明确 “五个不得”(不得违规拆分项目、不得虚报投资规模等),2022 年核减不合规项目资金 5 亿元。 均衡分配:建立区域资金分配系数,向湘西地区、脱贫县倾斜,2022 年湘西地区开发产业资金增长 15%,确保公共服务均等化。 (三)质量提升:严格准入强化监管 “非储不报”:申报项目须纳入省级项目库,储备期不少于 1 年,2022 年清理未入库项目 30 个,从源头上保障项目成熟度。 “三证一书”:要求项目具备用地、规划、施工许可 “三证” 及资金落实承诺书,2022 年项目合规率从 70% 提升至 95%。 现场视频:申报时提交 5 分钟现场连贯视频,直观展示项目进展,2022 年通过视频核查发现问题项目 8 个,避免 “纸上项目” 套取资金。 三、落实措施:闭环管理确保实效 (一)监督机制 建立 “资金分配 — 项目实施 — 绩效评价” 闭环管理系统,利用大数据跟踪资金流向,2022 年开展专项审计 5 次,整改问题 20 项,资金使用率提升至 90%。 (二)能力建设 开展 “项目管理提升年” 活动,组织市州发改委、企业申报单位培训 10 场,参训人员 500 人次,提升项目策划、资金申报能力。 (三)成效显现 2022 年,湖南省通过十原则规范,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开工率达 95%,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率超 85%,重大项目落地周期缩短 30%,为稳投资、促增长提供坚实保障。 此次十原则的出台,是湖南省发改委深化 “放管服” 改革、防范廉政风险的重要举措,未来将持续完善项目资金管理体系,推动财政资金精准滴灌重点领域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2022-08-15
-
【2022年长沙招商】长沙黄花机场综合客运枢纽入选国家 “交通强国” 重点项目
长沙黄花机场综合客运枢纽入选国家 “交通强国” 重点项目 一、国家战略赋能 打造中部枢纽新标杆 2022 年,交通运输部印发《“十四五” 规划交通运输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工作方案》,将长沙黄花机场综合客运枢纽列为重点推进项目,标志着湖南在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中迈出关键一步。该项目作为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的核心载体,依托 T3 航站楼建设,整合高铁、磁悬浮、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,致力于打造 “零换乘” 综合枢纽,预计 2030 年满足年旅客吞吐量 6000 万人次、货邮吞吐量 60 万吨的需求。 (一)多式联运设计凸显前瞻性 项目采用 “空铁一体” 设计理念,实现 4 种地面交通(出租车、机场大巴、长途大巴、社会车辆)与 4 种轨道交通(渝长厦高铁、磁悬浮、地铁 6 号线、城际快线)全室内立体衔接,旅客步行 5 分钟即可完成换乘,较传统枢纽效率提升 30%。T3 航站楼建筑面积 50 万平方米,配套建设 152 个机位站坪、16 万平方米停车楼及货运站、机务维修等设施,总用地 14999.6 亩,总投资 429.6732 亿元,是湖南省单体投资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。 二、区域经济辐射效应显著 (一)临空经济示范区核心引擎 作为长株潭城市群唯一国际航空枢纽,黄花机场综合客运枢纽将直接带动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,重点布局航空物流、临空制造、跨境电商等产业。据规划,示范区 2025 年预计实现年产值 1000 亿元,吸引顺丰航空、京东物流等龙头企业入驻,形成 “航空 + 产业 + 城市” 融合发展模式。 (二)交通网络升级重塑区位优势 项目建成后,长沙至武汉、广州实现 1 小时高铁直达,至北京、上海实现 3 小时覆盖,配合磁悬浮快线连接市区,构建 “1 小时经济圈”。湖南省发改委负责人指出,这将强化长沙作为 “一带一路” 内陆开放枢纽的地位,预计带动周边 30 公里范围内形成人口集聚超 50 万的临空新城。 三、技术创新与绿色理念贯穿始终 (一)智慧机场技术应用 引入 BIM 建筑信息模型,实现施工全过程数字化管理,工程进度效率提升 20%;部署智能安检系统,旅客通关时间缩短至 8 分钟;建设行李全流程追踪系统,行李差错率控制在 0.1% 以下。 (二)低碳环保设计 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,航站楼屋顶光伏装机容量达 5MW,年发电量 600 万度;推广新能源车辆应用,机场内新能源车辆占比达 80%;建设雨水回收系统,年节水率达 30%,打造绿色机场标杆。 四、建设进展与长远意义 截至 2022 年,项目 T3 航站楼主体结构施工完成 40%,高铁机场站桩基工程竣工,磁悬浮站房进入装修阶段。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评价,该枢纽是落实 “交通强国” 战略的典型案例,将为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供可复制经验,助力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。
2022-06-06
-
【2022年长沙招商】长沙县 GEP 核算:生态价值的量化破题
长沙县 GEP 核算:生态价值的量化破题 一、核算背景:从 GDP 到 GEP 的理念升级 在 “国际生物多样性日” 之际,长沙县发布 2020 年度生态系统生产总值(GEP)核算成果,首次将生态价值量化为经济指标。GEP 指一定区域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价值总和,包括物质产品、调节服务、文化服务三大类,是践行 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 的重要实践。长沙县作为全国百强县,2020 年 GEP 达 1643.67 亿元,单位面积 GEP 为 0.94 亿元 / 平方公里,人均 GEP 11.96 万元,为生态资源定价提供了 “长沙样本”。 二、数据解析:生态价值的三维构成 物质产品价值(193.27 亿元,占比 11.76%) 涵盖农业(优质稻、茶叶)、林业(苗木、竹制品)、畜牧业(生猪、家禽)等,其中金井茶园年产值超 10 亿元,带动 1 万农户增收; 调节服务价值(1331.40 亿元,占比 81.00%) 包括水源涵养(年蓄水量 5 亿立方米,价值 200 亿元)、碳固定(年固碳 120 万吨,价值 36 亿元)、空气净化(年净化 PM2.5 价值超 500 亿元)等,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单年生态调节价值达 80 亿元; 文化服务价值(119 亿元,占比 9.04%) 依托影珠山森林公园、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等,年接待游客超 500 万人次,旅游收入增长 25%,生态景观溢价带动周边土地增值超 30 亿元。 三、实践意义: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 考核导向:将 GEP 纳入乡镇绩效考核,2021 年关停高污染企业 23 家,新增造林面积 2 万亩,生态保护成效与干部晋升挂钩; 产业转化:发行全省首单 “GEP 收益权质押贷款”,某生态旅游公司获贷 5000 万元,推动生态资源资本化; 公众参与:开发 “长沙县生态地图” APP,市民可查询身边生态价值,参与碳积分兑换,2022 年注册用户超 20 万,低碳行为减少碳排放超 1 万吨。 四、未来探索:从核算到运营的深化 长沙县计划 2025 年实现 GEP 核算常态化,建立生态产品交易中心,探索 “生态 + 文旅”“生态 + 康养” 等新业态,目标 GEP 总量突破 2000 亿元,生态产业贡献率提升至 15%。通过 GEP 核算,推动 “生态美” 与 “百姓富” 良性互动,为全国县域生态价值实现提供可复制模式。
2022-05-24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